Cell Mol Immunol| 曹应姣团队揭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新靶点

发布人:张玉琦

      系统性红斑狼疮(SLE)是以抗核抗体、免疫复合物沉积和慢性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疾病,当前SLE的主要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、免疫抑制剂与生物制剂,其副作用较大,且30%患者响应不佳。Tfh的异常扩增是驱动SLE的重要发病机制,亟待阐明SLE中Tfh的调控机制与分子靶点以开发有效的新型治疗策略。

      6月25日,博彩公司排名 曹应姣副教授团队及其合作团队在杂志Cellular & Molecular Immunology发表题为“FXR inhibition functions as a checkpoint blockade of pathogenic Tfh cell response in lupus”的论文,首次揭示法尼醇受体(FXR)在Tfh细胞中的关键作用及其通过调控胆固醇代谢影响免疫应答的机制,并提出了一种非激素、低毒性的SLE全新治疗策略。

      研究发现,FXR在Tfh细胞中相对上调。Fxr缺失可在稳态和Pristine诱导的狼疮模型中显著抑制Tfh细胞的扩增,导致生发中心功能障碍、血浆细胞数量减少和自身抗体减少,最终有效减轻pristane诱导的狼疮模型中肾脏、肝脏的狼疮病理学症状。进一步的研究表明,FXR 通过细胞内源性调节Tfh 细胞的胆固醇稳态,进而控制 Tfh 细胞的增殖。最后,在临床前治疗中,使用FDA批准的药物FXR拮抗剂熊去氧胆酸(UDCA)治疗MRL/LPR狼疮自发模型小鼠,发现其可通过抑制Tfh细胞的扩增、GC反应和自身抗体产生,缓解狼疮病理学症状,这些发现为将 FXR 作为 SLE 的潜在治疗靶点提供了依据。

      曹应姣课题组博士后王向阳为该文章第一作者,曹应姣副教授、周洁教授、叶丽林教授与付顺军教授为通讯作者。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科技部重点研发等项目资助。动物实验依托于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,中山大学为论文第一单位。
 

原文链接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423-025-01309-3